对于政府投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建设单位的管理要点
政府投资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发包人(政府方)的管理要点:
一、前期准备阶段
1. 明确项目目标与要求
发包人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项目的目标、内容、范围、设计和其他技术标准,包括项目的内容、范围、规模、标准、功能、质量、安全、节约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工期、验收等的明确要求。
2. 落实资金与审批手续
确保建设资金来源已经落实,并完成相应的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
3. 选择合适的招标方式
对于工程总承包项目,应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招标方式。若勘察、设计、采购或施工中有任一项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范围且达到国家规定规模标准的,应当采用招标方式选择工程总承包单位。
4.提供准确资料
建设单位应向工程总承包单位提供真实、准确、齐全的项目相关原始资料。
5.合理设置工期
综合考虑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不得设置不合理工期或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6.做好前期工作
负责项目实施相关的动拆迁、管线搬迁、三通一平等准备工作。
二、招标与合同管理
1.规范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中应明确招标人和中标人的责任和权利,包括工作范围、风险划分、项目目标、奖惩条款、计量支付条款、变更程序及变更价款的确定条款、价格调整条款、索赔程序及条款、工程保险、不可抗力处理条款等。
2.签订合同
与总承包单位签订详细、规范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设计、采购、施工各环节的责任划分。合同中应明确工程总承包单位的责任,包括对工程勘察(若含)、设计、施工质量、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程进度、劳务用工管理、承发包市场行为等负总责,并依法承担工程质量终身责任。
3.合同履约监督
监督总承包单位履行合同义务,确保其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造价等要求完成项目。发包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提出对履约担保的要求,确保工程总承包单位具备足够的履约能力。
三、项目实施阶段
1. 设计管理
参与设计审查:对总承包单位提交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确保设计符合项目需求和相关标准。发包人应监督工程总承包单位的设计进度,确保设计工作按时完成,并符合合同约定的深度和质量要求。
推动设计优化:鼓励总承包单位进行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以控制工程造价。
加强设计沟通:及时反馈设计文件中的问题,确保设计与采购、施工环节的紧密衔接。
2. 采购管理
发包人应关注工程总承包单位的采购计划,确保主要材料和设备的品牌、材质或档次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
3. 施工管理
发包人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符合合同要求。同时,要求工程总承包单位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质量管理标准化等管理制度。
四、变更与风险管理
1. 变更管理
针对图纸变更或需求变更,发包人应明确变更原因,并作为最终结算依据。对于固定总价合同,建议对增量部分进行审计,合同内部分不再审计。
2. 风险管理
发包人应要求工程总承包单位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等各环节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
五、竣工与验收阶段
1. 竣工验收
发包人应按照合同约定的验收标准和程序组织竣工验收,确保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2. 结算管理
发包人应根据合同约定的结算方式,对工程总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文件进行审核,确保结算金额准确无误。
六、全过程监督与协调
1. 建立考核机制
发包人应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设置考核办法,对工程总承包单位的项目部进行考核和监督,确保其管理能力符合项目要求。
2. 协调各方关系
发包人应加强与工程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等各方的沟通与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使政府投资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实现高效、有序的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预算完成。
—END—